世界头条:中国戏曲音乐背景_中国戏曲音乐
1、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体裁。
2、它是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剧种的重要标志。
3、它来源于民歌、曲艺、舞蹈、器乐等多种音乐成分,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图】
4、这种戏剧音乐有白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
5、从产乐的角度看,戏曲属于中国人的音乐戏剧。
6、它与西方歌剧及其作曲家个人专业创作的音乐传统有明显的区别。
7、 中国戏曲音乐具有民间性和程式性的特点。
8、中国戏曲音乐在本质上属于民间音乐。
9、戏曲音乐的创作,仍然具有民间创作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民间音乐的若干特征。
10、第一,戏曲音乐植根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11、它与各地的方语音、各地的民歌及说唱音乐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12、第二,各个剧种的音乐,都不是由某一作曲家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民间行乐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成果,凝聚着世代人民的艺术智慧。
13、第三,历史上的戏曲音乐通过口头传唱而不断衍变。
14、由于各人条件不同,方言语音不同,口头传唱的腔调就会发生若干变化。
15、这种可变性,可以使得同一支腔调演变为风格或地域语音不同的腔调;同一剧种中的唱腔,又可形成不同特色的流派。
16、传统的戏曲音乐,便是按照民间音乐的这种衍变方式,不断发展变化。
17、第四,历史上的戏曲音乐创作,演唱(奏)家同时也就是作曲家,演唱(奏)的过程也即作曲过程。
18、换句话说,即作曲的过程与演唱(奏)的过程,两者合而为一。
19、因此,戏曲演唱或演奏中处理唱腔或乐曲的方法与技巧,往往包含着作曲法在内。
20、以上民间性的特点,几乎存在于所有声腔、剧种之中,包括少数民族戏曲剧种。
21、只有昆腔,这惟一的一个,是出自民间而后过魏良辅(生卒年不详)等革新,以文人清曲唱加以规范化了的,由文人、曲家定腔定谱的剧种。
22、但它也不同于西方歌剧及其作曲。
23、在艺人的演唱中,仍然有着一定的灵活性,有着地方化的衍变。
24、 戏曲音乐的另一特征,是它的程式性。
25、戏曲音乐的程式,大到贯串戏剧演出的音乐结构、唱腔体制(唱南北曲的曲牌体或唱乱弹诸调的板腔体)的形式,小到曲牌、板太唱腔、锣鼓点等的结构、技术及其运用,无所不在,非常丰富。
26、任何剧目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音乐程式的组合与运用。
27、这种创作方式,不是抛开传统,而是在传统表现形式与手段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新的创造。
28、程式的运用有一定的法则。
29、不问的声腔、剧种,往往有各自不同的音乐程式。
30、基于音乐的逻辑性,对程式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严格规范的程式在具体运用时又可以灵活自由地掌握。
31、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了戏曲音乐程式的表现功能,是进行戏曲舞台形象创造的重要手段。
32、中国戏曲音乐团其民间性与程式性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专业水平、民族特色与美学意义。
33、这种特点,直至今日,仍然保留在戏曲音乐的创作之中。
34、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它是戏曲音乐的主体。
35、 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部分是它的主体。
36、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伴奏更为亲切动人,更易唤起观众的理解与共鸣。
37、其原因在于乐器所奏出的音乐,虽然也能传情,却不能表意。
38、戏曲音乐刻画人物形象,主体依靠声乐,即优美的唱腔与动人的演唱。
39、戏曲中无论演唱的是曲牌还是板腔,都可以分为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和戏剧性唱腔。
40、抒情性唱腔的特点是字少声多,旋律性强,长于抒发内在的感情;叙事性唱腔的特点为字多声少,朗诵性强,适用于叙述、对答的场合;戏剧性唱腔多为节拍自由的散板,节奏的伸缩有极大灵活性,因而长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感情。
41、这三类曲调的交替运用,构成了戏曲音乐变化多端的戏剧性。
42、中国戏曲有很多传统剧目,其所以能在舞台上久唱不衰,主要得力于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腔。
43、 戏曲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
44、在演唱上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
45、清晰准确地表达字音与词义,是唱功的第一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唱方法与技巧。
46、演唱一般包括发声、吐字、用气、装饰唱法等。
47、其目的在于表达戏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8、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演唱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49、戏曲众多的演员,在演唱上的贡献,莫过于唱腔上的流派创造。
50、演员和乐师在本剧种腔调基础上创造的流派唱腔,更具有音乐作曲的实践意义。
51、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合作创腔,就是典型的事例。
52、京剧中旦行的梅(兰芳)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老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越剧中小生行的范(瑞娟)派、徐(玉兰)派、尹(桂芳)派、,旦行的袁(雪芬)派、傅(全香)派、戚(雅仙)派、吕(瑞英)派,都是在唱腔艺术上享有声誉的流派。
53、 戏曲中的唱腔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
54、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
55、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
56、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
57、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
58、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
59、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
60、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
61、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
62、 器乐部分包括不同乐器组合的管弦乐(俗称“文场”)和打击乐(俗称武场”)。
63、器乐用于声腔的伴奏和开场、过场音乐,配合舞蹈、武打、表演、烘托、渲染舞台气氛。
64、值得一提的是,武场——打击乐,对于统一和增强控制舞台节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
65、 戏曲采用器乐作为表现手段,主要用于伴奏唱、做、念、打,即表演艺术,以及为了开展戏剧矛盾,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思想感情和渲染舞台气氛。
66、器乐伴奏的任务由乐队担任。
67、戏曲乐队由两部分组成,弦管乐部分称文场,打击乐部分称武场。
68、合称文武场。
69、文场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伴奏,并演奏为配合表演而用的曲牌(属场景音乐)。
70、武场的主要任务是用击乐器打出锣鼓点,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有序。
71、并且,在鼓板师父的领奏(指挥)下,调节和控制全剧的节奏。
72、器乐在戏曲音乐中虽处于辅助地位,但它有声乐所不及的长处。
73、器乐包括的多种管弦乐器与打击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其不同的性能和色彩。
74、 各个剧种乐队的乐器组合尽管有所不同,但鼓师的作用和主奏乐器的作用却相同。
75、 中国戏曲音乐的主奏乐器有:昆剧的曲笛,秦腔、豫剧、河北梆子等梆子戏的板胡,京剧、汉剧等皮黄戏的胡琴,以及山东吕剧的坠子琴等等。
76、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和演奏方法,常常是形成这一剧种特有风格色彩的重要标志。
77、从们听到主奏乐器即能判明是什么剧种或声腔在演出。
78、 打击乐器在戏曲中使用极广,有突出的艺术效果。
79、戏曲的唱、做、念、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它是戏剧节奏的支柱。
80、有了锣鼓伴奏的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舞台气氛。
81、 戏曲器乐中的各种各样的曲牌,打击乐的各种锣鼓点,构成戏曲中的场景音乐。
82、场景音乐的运用力求简练,求其意到,很近似中国的绘画风格。
83、 随着时代的变化,戏曲音乐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继承与发扬民族戏曲音乐的传统,去粗取精,丰富提高,使它放出新的光彩;一是如何表现新生活,塑造新人物。
84、四十多年来在戏曲音乐工作者、演员、乐师的共同努力下,对唱腔、唱法、伴奏、乐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
85、戏曲音乐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传统剧目的加工与新剧目的创作(包括历史故事题材、现实生活题材两类剧目),其方法是:一、总结历史经验,采用固有的作曲方法与手段;二、借鉴、吸收、采用西方音乐的作曲法。
86、在创作实践中探索前进。
87、 唱腔是各个戏曲剧种音乐的主体,是最有剧种个性的表现人物的手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88、当代唱腔改革主要表现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广泛吸收。
89、这种吸收包括:剧种内部各行当之间的吸收;对兄弟剧种唱腔的吸收;对歌曲、民歌、说唱等姊妹艺术的吸收;对语言音调的吸收等等。
90、当代唱腔改革的另一表现是根据传统唱腔的某些旋律、节奏、重新组合唱腔,发展新板式。
91、如在越剧《穆桂英》、豫剧《朝阳沟》、吕剧《李二嫂改嫁》、粤剧《关汉卿》、淮剧《孟丽君》、《蓝齐格格》等戏里都有这类新的突破。
92、为适应新的内容,对传统戏中某些很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手法,在新剧目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93、如在《沙家浜》中《智斗》一场,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三人的对唱,就是传统表现形式的妙用,它表现了三方复杂微妙的矛盾关系,并显示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很有戏剧性且脍炙人口。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上一篇:迷人的危险原唱是谁?(迷人的危险原唱是谁) 当前讯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