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建管并重,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全面普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让“找桩难”“充电难”不再难。
在高油价、“双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但充电续航问题仍是阻止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的车桩比为2.5∶1,公共车桩比为7.3∶1,存在明显的公共充电桩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提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各地充电桩不足的问题。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体验。日常实际生活中,部分私家车未能随车配桩、公共充电场站利用率低、充电高峰期负荷集中等诸多“拦路虎”影响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改善消费者用户体验。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导意见》布局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居住区域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的充电桩网络体系,在政策加持及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配套设施的优化完善,不仅会加速消解“充电难、充电慢”顾虑,更能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自2020年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作为仅次于工业和建筑业之后的第三大碳排放源——汽车行业,低碳的新能源成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伴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将不断催生电池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带动汽车行业其他企业的创新性变革,培育汽车行业新的增长动能。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前进的方向。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聚焦“多建”,更要落实建好。做好科学规划。在建设前期,要通过大规模的调研及需求摸底,弄清楚充电桩的需求数量、安装位置及新能源汽车所需电荷,统筹规划好城市、农村、公路等场所的充电桩设置,逐步满足群众充电需求。做好定期维护。建好后的充电桩要明确管护人员,引导车主正确使用充电桩,并定期巡检、维护、保养充电桩,确保充电桩规范、安全使用。注重技术创新。在建设中,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改善用户充电体验。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继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后出台的另一部配套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将逐步成为人们久不自知的消费模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燕(宜昌西陵区)
责编:詹蔷
下一篇:最后一页